chenjingliang

平面设计师,在设计与艺术之间游走。

白井晟一(Shirai Seiiti),生於1905年,卒於1983年11月22日,日本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家之一,生前的聲譽可與著名的丹下健三相比。白井先生是我所知道的建築家中很特別的一位,而他的特別之處是他那些被時代「拋棄」的作品。日本戰後的建築界,充分學習了西方的現代建築理念,更加前衛的思想也蓬勃發展,東京都內林立的摩天大樓等現代建築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摩登時代的激昂與成就。但與此同時,白井先生的風格卻依然古樸典雅,恍如把人們帶回到舊時代一般。雖然這種風格受到很多人的非議,但是卻也是他在眾多建築家中顯得鶴立雞群。

白井先生的建築,好像在向世人發問,一個關於藝術的問題:藝術的時代性是否是它的局限?這也正是我反复思量的問題,所以我對白井先生更有特別的關注。白井出生於日本的千年古城京都的中京區。這座城市裡匯集了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想必白井也深受其影響。在他的很多建築設計中,都還能看見古都廟宇神龕的風骨。

白井可說是命途多揣,在12歲時,父親就離開人世。從此白井就寄居在姐夫近藤浩一路(日本畫家)位於東京本鄉湯島的家裡。 1923年,關東大震災後,白井又回到了京都。翌年4月,白井被京都高等工藝學校圖案系(之後的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意匠工藝學系)錄取,同時也到京都帝國大學美學系旁聽課程。四年後,白井從學校畢業,與此同時,他的母親也離開人世。了無牽掛的白井決意遠渡歐洲,到德國留學。

白井進入柏林大學哲學系,師從著名的存在主義代表人物——卡爾.西奧多.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雅斯培是當時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哲學家、政治評論家,對哲學、精神醫學和現代神學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想必白井在他的門下受益匪淺,以至於今天人們還喜歡對他的作品在哲學層面進行品評。

白井在德國不只是在學校學習,他還參與了左翼報刊——《柏林通訊》的編輯發行。 1933年,白井離開德國,經由西伯利亞回國。回國後他曾與市川清敏一起參加昭和研究會,但不久後就退出了。他與弟弟及其他朋友共同在千葉縣澄山建造了一座小屋,命名為「大投山房」,並把它作為他們馬克思主義活動的據點,在此生活了一年左右。

這座山中小屋也許就是白井建造的第一個建築。但是白井公認的出道作品則是在1935-1936年設計建造的「近藤浩一路和村邸」,一座建築面積不足200平米的木質結構的民居。曾收養白井的近藤在北多摩郡久米留村(現京都東久米留市)欲修建新的宅邸。白井作為代理人請當時知名的建築師平尾敏也設計新宅。在此過程中,白井也參與到了宅邸的設計工作中,並展現出了自己在建築方面的才能,並受到平尾的的認同。這座宅邸在多年之後成了大家公認的處女作,儘管它主要是平尾敏也設計的……以次為契機,白井開始從事木造住宅的設計。

之後一段時期,他的作品主要是為私人設計的民居。其中比較著名的是位於靜岡縣田方郡伊豆長岡町的「歡歸莊」,很可惜這座建築我們很難見到了,據說它已經被解體保存。事實上白井的很多作品現在都已被解體,還有很多被損壞或拆除,所以現存的作品並不是很多。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白井不得不將家人以及家裡的財產疏散到比較偏遠的秋田縣,以躲避東京的戰火。

由此,白井的工作重心也轉移到了秋田。所以現在的秋田縣內還保留著許多他的作品。其中位於羽後町的羽後醫院是它在秋田的第一個作品,可惜現在已經損毀了,只有設計圖紙還保存在湯澤市的某建築公司裡。可以說,白井真正以一名知名建築師的身份開展自己的事業,是從1948年開始。

與此同時他在秋田進行各種文化講演,傳播自己的理念,其中最為知名的是他在國學院大學花道學術講座中作的講演《花道和建築——日本建築的傳統》。而他在1956年的《新建築》中發表的一篇論文《繩紋式的東西》在建築界掀起了一陣關於「文化傳統」的激烈爭論。他的建築理念在戰後與主流截然相反,在現代主義領軍的時代裡,它的設計以其獨特的「哲學性」著稱於世。人們評價他的作品:形態上充滿了象徵性與故事性,對於光影有著獨特的感觸。 (文字取自網路)

 
评论
热度(16)

© chenjingliang | Powered by LOFTER